2024年有親友要生產,詢問待產包要準備哪些物品,如今回過頭來看,當初留下的這篇記錄正好派上用場!!
【2017年 生大寶待產包:20吋小行李箱】
第一胎的待產物品,我是裝在20吋的小行李箱,重要物品則是放在隨身包包。
產後住院期間覺得行李箱很不方便,拿東西時得把行李箱放躺,拿完後要把行李箱立起來放牆邊,總之,拿來拿去、開開關關的很不方便。
【2018年 生二寶待產包:拉鍊式大提袋 + 嬰兒推車】
第二胎我學乖了,物品整理好後,就直接裝在有拉鍊的大提袋或大包包,讓爸爸可以揹了就走,找東西只要拉鍊一拉開就行,加上物品會越用越少(很多都是消耗品),出院時提袋不但重量減輕也好收納,不像行李箱方方正正的帶去,方方正正的回來,很佔用空間。
另外,在沒有後援的狀況下,勢必得把大寶一起帶去。「嬰兒推車」就是爸爸的戰友,除了有個位置給大寶坐或睡覺之外,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幫忙載東西。XD
如果有以下產兆,那就趕緊叫醒爸爸去拿待產包,畢竟生產是關係到媽媽與寶寶兩個人的生命,沒人比自己更清楚身體發出的訊號,媽媽寧可神經質點,就準備去醫院產房報到吧!
規律宮縮陣痛:
如果有經痛的經驗,那麼產前陣痛的強烈感,大概就是經痛的十萬八千倍吧~
真要我形容子宮收縮時強烈的疼痛感,我會覺得陣痛就像是有個大力士在你體內,他正用盡力氣把骨盆的骨頭向兩側用力拔開,然後他會休息一下馬上恢復力氣又再拔一次....(第一胎我真的每痛一下就發抖著留一次淚...痛啊)
有機會再來分享歷經兩胎沒有打無痛的自然產經驗吧~ ><
文章分享:【媽媽手冊,掰掰~1】:第一胎自然產經驗分享(陣痛、入院待產、生產)
落紅:
其實就是流血……
破水:
第一胎待產,躺在病床上等開指期間,突然一瞬間大量溫熱的液體如同洩洪般傾瀉,當時我以為自己血崩了(因為躺在那疼痛萬分,根本起不了身查看),護理人員進來檢查時,我才知道是羊水破了~~(當下OS:原來是這種感覺啊!)
第二胎生產,規律陣痛讓我好熟悉,想說出發去生產前,先在家上個洗手間,才要坐下來就流出一點溫熱液體,我一開始以為是陣痛到連尿尿都控制不好,但是又接續兩次流出,直覺反應是羊水破了,上車去醫院前,趕緊舖一片產褥墊在椅子上,避免路上落紅或是羊水大破傾瀉而下...
到醫院檢查,果不其然真的是羊水破了,只是這次是細水長流型~ > <"
生產真的很辛苦,不論是自然產還是剖腹產、不論有無打減痛分娩(就是一般常聽到的無痛),對媽媽來說,迎接每個生命的到來,都是媽媽歷劫歸來的偉大付出。一切只求平安順產、孩子健康就好。
文章分享:【不可思議的胎夢】:孩子,謝謝你們曾經來到媽媽的夢裡~
p.s.如果有訂外面廠商的月子餐或是之後要去月子中心的話,在醫院待產時就可以先打電話通知月子餐廠商跟月子中心,生產後再分別打電話給廠商確認送餐時間與月子中心入住時間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下是我自己的經驗分享,標記5顆星的務必要帶著,其他星等的物品,則是我自己覺得一定要先自己準備好。有些雖然在醫院就可自費或找附近藥局購買,可是十萬火急要用時,爸爸會手忙腳亂,所以還是孕期時自己先悠哉準備好較妥。
沒標記星星的,是我覺得沒帶去醫院也沒關係。因為等生完轉到普通病房後,再跟護理站告知要自費或者請爸爸去附近藥局買也可以,也可視個人狀況決定要不要放進待產包~
主要:【媽媽的住院待產包】+【寶寶的哺育用品】,提供給新手媽媽參考。
額外:【大寶陪產包】,如果只有爸爸一個人要顧大寶時,可產前先準備好。
【媽媽的住院待產包】 |
|
孕婦健康手冊 (媽媽手冊)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
到產房報到時,醫護人員會需要看媽媽手冊上的相關檢驗跟紀錄。媽媽手冊一定要像護身符一樣,隨身攜帶。 孕期我只要外出就都會帶在身邊,至少發生狀況被送去醫院時,醫護人員可以知道我的懷孕週數或其他相關資訊,另一個隨身攜帶的好處,就是遇到兌換媽媽禮的活動或店家時,都不會錯過!(哈哈…) |
媽媽健保卡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
媽媽生產、辦理住院、出院手續。 寶寶在醫院期間的健保紀錄會先掛在媽媽的健保下。 (新生兒出生60日內得以父母健保 IC 卡就醫) |
爸爸身分證 + 媽媽身分證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
在醫院辦理出生證明用。 |
產褥墊(看護墊)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
待產馬上會用到。 換上醫院的衣服,躺在床上時,屁股位置要舖一片產褥墊(很大片),因為待產時會落紅、破水等。 等生完出產房被推到恢復室休息時,也需要舖產褥墊,因為會排惡露(像月經一樣)。 住院期間,每天會有1~2次,護理人員會幫媽媽在病床上進行傷口沖洗與消毒,所以產褥墊要記得拿出來舖好。 一包通常10大片裝約100元,沒帶的話也可以在醫院自費或去附近藥局買,但我覺得還是事先先準備好。
有興趣的新手媽媽也可以瀏覽:【哺乳記事本2】產後惡露(出院衛教單)/HPV疫苗/月經報到 |
生理沖洗瓶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
自然產的媽咪,每次上廁所後,都要用「溫開水」沖洗陰部傷口,當時醫院有提供專用壺方便媽咪到飲水機裝溫水,再回病房裝進自己的生理沖洗瓶。 建議自己多準備保溫壺或大容量保溫杯,這樣就不用很辛苦一直走動。如果有家人幫忙跑腿裝溫開水最好。 藥局就有賣,印象中大約50~80元不等。 |
夜用型衛生棉 或 產褥護墊 (加長加厚版的衛生棉概念)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
護士會指導如何按摩子宮(幫助恢復與排淨惡露),每次上廁所沖洗完傷口,我會換掉產褥墊,有時甚至不用等到下次廁所時間我就要趕快去換,不然會漏出來。 建議準備3~4包,這用很兇。出院回家或去月子中心都還會用到,因為惡露完全排乾淨需要一段時間。 ❤️按摩子宮時,妊娠霜或乳液可派上用場。但我是放在月子中心住宿包,孕期已經很認真塗抹,卸貨後也不差住院這3天,所以等去月子中心休養時再慢慢擦。 ❤️懷孕期間,可持媽媽手冊去大樹藥局加入會員後,不用消費即可免費兌換靠得住35cm產褥墊一整包(20入)。還蠻不錯用的~ 大樹媽媽禮可參考官網 下面這包是我自己去大樹藥局加入會員時順便買的,記得好像是99元(12片/包)。 |
免洗內褲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
為避免弄髒跟替換內褲方便,建議買多一點。我是準備4包5入/組去醫院,出院回家或去月子中心還會用到。 不想多花錢,也可以穿破舊內褲去替換丟掉,視個人狀況。 |
襪子/毛帽/外套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
產後就等同進入坐月子狀態了,醫院有哺乳式住院服可以換穿,其他能包起來的我就盡量穿戴。 |
拖鞋 ⭐️⭐️⭐️ |
夾腳拖鞋不適合,因為要穿襪子保暖雙腳,醫院冷氣也是蠻強的。 |
保溫杯 ⭐️⭐️⭐️ |
產後會需要吃藥(如:子宮收縮劑幫助排惡露、止痛藥等),所以需要準備保溫杯裝溫開水。 |
抽取式衛生紙 & 濕紙巾 ⭐️⭐️⭐️ |
無時無刻都很需要,尤其大寶來醫院看我時,用在他身上比用在我身上還多。 = = 我會準備個2包衛生紙,1包濕紙巾。 |
手機/充電器/錢錢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
這就不用多說了。XD |
眼鏡/隱形眼鏡 ⭐️⭐️⭐️ |
如果平常有戴隱形眼鏡,最好先放一組隱形眼鏡藥水、生理食鹽水、小盒子、小夾子、眼鏡跟眼鏡盒。因為不知道Baby要挑何時出來,凡事先備好比較保險。 |
臉盆 |
我自己是覺得很需要!! 盥洗跟沖洗傷口時,我都是將所有用品(裝好溫開水的沖洗瓶、衛生紙、產褥護墊、免洗內褲(如果要更換的話)、肥皂或洗手乳)都放進臉盆整組帶去廁所,這樣就不用手拿很多東西,蠻方便的。 |
毛巾 |
住院期間,我會視情況擦澡、擦頭皮,不然會覺得受不了(這時盥洗就少不了臉盆~)。 |
牙刷/牙膏/牙線 |
基本的衛生保健清潔 |
大風草藥浴包 |
產後我還是有遵守習俗盡量不洗澡,畢竟使出全力生產,全身毛細孔大開,為了讓自己身體日後好過,避免留下什麼頭痛、腰痛、身體痛的後遺症(自己嚇自己~),我只有在真的受不了時,才會拿臉盆用熱水浸泡大風草藥浴包,再以毛巾擦拭身體跟頭皮。 從二寶生產那天出汗後就沒洗澡,想到出院要搭電梯跟經過人群去停車場,怕3天下來滿身油汗味引起別人嫌惡眼神(我臉皮很薄),我是忍到出院那天才好好用大風草擦澡一番,換上乾淨衣物等先生接我出院,剩下的我就帶去月子中心了。
我兩胎都是撐到產後第一次回診才去洗澡,要去人多的醫院接觸到人群,還是乾乾淨淨的出門吧~ |
哺乳內衣 |
方便擠乳跟親餵。準備一般內衣也行,只是不好餵母奶。 產後3天我覺得用不太到溢乳墊,所以我是把它準備在月子中心的住宿包裡。 |
母乳儲存袋 (60ml 或 120ml) |
醫院會給餵食針筒收集母乳,一開始會先提供5~6ml的針筒讓媽媽收集乳汁,等乳汁較多時,可以改換10ml容量的來收集。 自然產住院3天,我很勤勞地擠乳,剛開始手真的很酸,每擠出一滴,我就抽取一次,直到累了就休息。每次交貨給嬰兒室後,再去護理站告知醫護人員我需要餵食針筒繼續採集乳汁。 如果母乳超多的媽咪,可以用自己準備的母乳儲存袋收集後交給嬰兒室。 |
手動式擠乳器 |
如果手擠母乳已經用噴的了,那恭喜你可以進入手動式擠乳器集乳階段。 擠乳器使用完,我會用奶瓶清潔劑洗乾淨後,放進大盒子用飲水機的熱水燙過消毒。 關於親餵與瓶餵的用品相關分享: 【哺乳記事本3】 親餵與瓶餵共存(用品篇) |
肥皂或洗手乳 奶瓶刷/清潔劑 |
衛生問題,勤洗手很重要! 洗擠乳器、或是家人帶補品來吃完時洗鍋碗(我都是請家人到醫院配膳室的洗手槽洗~不要在病房的廁所洗)。 |
環保筷 |
除了帶自己的,也有幫爸爸準備一組。不管月子餐有沒有附餐具,建議先自備最放心。 |
口罩 |
主要是因為會接觸新生兒,所以去親餵時我會戴口罩,另一方面也是防風。XD 我沒帶化妝品或保養品去醫院,反正素顏就戴個口罩就好~哈哈 |
購物袋 |
如果需要離開病房(去嬰兒室親餵、買東西、去配膳室裝水等),重要物品就可以裝進小型購物袋 |
自己出院 要穿的衣服 |
住院期間都是穿醫院的哺乳服或住院服,所以出院時得換穿自己的衣服。 襪子/毛帽/外套 哺乳內衣/內褲/上衣/褲子 |
寶寶出院 要穿的衣服 |
寶寶住院期間,早上是寶寶的洗澡時間,護理人員會幫寶寶換穿醫院準備的紗布衣與包巾。 襪子/帽子/手套 紗布衣/包巾/口水巾 除口水巾不分季節外,以上其他部分就請以夏天或冬天或洋蔥式穿法來準備。 |
【寶寶的哺育用品】 在醫院就是使用者付費的概念,等出院批價時一起算,如果是母嬰親善的醫院,奶嘴跟奶瓶我不確定有沒有提供,建議先諮詢一下。 題外話:猶記當時出院批價時,我跟二寶的全部費用大概7千多元(我住健保病房+沒有打減痛,有空我再來翻找一下兩寶當初的生產費用) 以下物品是我自己先準備好,請先生幫我整袋給嬰兒室。 所以出院時,我沒有這些自費項目。 |
|
奶嘴 ⭐️⭐️⭐️ |
我準備了香草奶嘴跟拇指型奶嘴給嬰兒室備用。 |
奶瓶 ⭐️⭐️⭐️ |
我是自己有攜帶2~3支的180ml跟200ml的PPSU奶瓶給嬰兒室。 關於玻璃奶瓶、PPSU奶瓶以及不銹鋼奶瓶的特質,可以參考此篇分享:【育兒用品】奶瓶圈的輕量時尚:瑞典炫客Twistshake不銹鋼奶瓶 |
配方奶粉 (備奶用) (選適用1歲以下) |
產後還沒有母奶時,配方奶就可以先幫媽媽緩一下 當初只想讓大寶喝純母奶,不同意給予配方奶,結果出生第2天晚上有點小脫水狀況(持續親餵、擠乳都沒看見半滴母奶),加上寶寶肚子餓哭鬧不休,後來放棄堅持,請嬰兒室改餵配方奶。(沒想到出院後我的母奶來了~ = = ~) 這次二寶採取有母奶就餵,沒母奶就先讓他喝配方奶的方式,不想產後給自己太大壓力。 可自備也可自費喝醫院的配方奶(都是大廠牌的奶粉,別擔心) 有興趣的新手媽媽也可以瀏覽:【哺乳記事本1】配方奶與產後母嬰同室 |
新生兒尿布 (NewBorn 尺寸 ) (NB 尺寸 ) |
可自備可自費用醫院準備的。 我自己是準備了兩包新生兒SIZE的尿布給嬰兒室。 一天24小時,平均2~3小時換一次的話,大概用掉8~10片左右。(喝母奶的寶寶排便次數很多~) ❤️全球連鎖大藥局持媽媽手冊消費滿599元即可免費兌換NB尿布(32片/包)。 最新全球藥局寶寶禮可參考官網 ❤️很多藥局或媽媽教室也會有送尿布試用包(2片/包 或 3片/包)。 我最常購買的尿布品牌:【育兒用品】對寶寶極上用心的妙而舒日本境內版「金緻柔點透氣」 |
濕紙巾 |
我有自備提供給嬰兒室,大概準備2包。 |
屁屁膏 (尿布疹用) |
大寶很容易有尿布疹,所以這次二寶我有準備給嬰兒室。 其他文章分享:寶寶尿布疹(紅屁屁)照護心得 |
嬰兒乳液 | 大寶沒用到,但二寶有用到。 |
無法預知二寶想要選什麼時刻報到,不過大寶會一起跟去醫院的機率很大,
所以我還是有先幫大寶準備陪產包,方便爸爸照顧大寶。
【大寶陪產包】 |
|
嬰兒推車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
◆從停車場去醫院產房的路上可以給大寶坐。 ◇方便爸爸推著大寶一起去辦住院手續 (爸爸很忙)。 ◆大寶想睡覺或休息時。 ◇幫忙載東西。 |
尿布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
我準備6片,寧可多帶也不要少帶。 等我跟Baby分別轉進普通病房跟嬰兒室後,我就請爸爸先帶大寶回家休息。 |
濕紙巾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
1包,有寶寶在的地方,濕紙巾就免不了。 |
換洗衣物一套 小外套 |
萬一太忙沒幫大寶換尿布,褲子溼了或髒了,爸爸至少還有乾淨衣物可幫他換掉。 怕醫院冷氣太強,所以幫他備著。 |
餐具/食物剪 |
進普通病房如果是午餐或晚餐時間,跟爸爸媽媽一起用餐時,至少有餐具讓大寶使用、有食物剪幫他將食物剪碎。 |
水壺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
必備!!! |
餅乾 |
肚子餓或吵鬧時,可以哄騙一下。 |
準備出院囉!!!
【出院】爸爸先去幫媽媽和寶寶辦理出院手續 |
|
嬰兒室領寶寶 |
帶身分證正本去領寶寶。 將寶寶要出院穿的衣物交給護理人員換穿。 |
嬰兒室領兒童手冊 (寶寶手冊) |
護理人員會進行照顧寶寶的衛教說明。
|
自己出院要穿的衣服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
可出院那天再請爸爸帶來, 但一定要先準備好並告知爸爸放在何處。 我自己是先帶去醫院。 |
寶寶出院要穿的衣服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
可出院那天再請爸爸帶來, 但一定要先準備好並告知爸爸放在何處。 我自己是先帶去醫院。 |
汽車安全座椅 ⭐️⭐️⭐️⭐️⭐️ |
新生兒汽座,為了寶寶安全,回家跟去月子中心的途中都需要它。 |
趁我還沒忘光光前,把我殘存的回憶跟經驗記錄下來,有機會再來記錄兩寶不同的坐月子經驗。
在新生兒報戶口時,記得在戶政事務所順便申辦請領:【生育補助有2筆】縣市政府的生育津貼&勞保/國保生育給付
保勞保的媽咪跟爸爸,還可以參考此篇分享:【勞保生產福利】向公司提出(請假、薪水、勞健保、津貼)
即將去月子中心的新手媽媽,也可參考【月子中心住宿包分享】內含入住月子中心心路歷程與到宅坐月子服務津貼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其他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